# 分时操作系统
# 背景
# 60年代硬件的两个重大进展
- 中断技术:CPU收到外部信号,停止当前工作,转去处理该外部时间,处理完毕后回到原来工作的中断处继续原来的工作。
- 通道技术:专门处理外设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处理机。
# 分时操作系统的背景
- 事务性任务的涌现:交互性高、响应快速
- 要求支持多任务/多用户
- 多终端计算机:高性能主机(运算、cpu、内存)+多个终端(输入和显示)
主机采用分时技术轮流为每个终端服务,每个终端都感觉到是“独占”主机。
# 分时技术
# 概念
主机以很短的时间片为单位,把cpu轮流分配给每个终端使用,直到全部作业被执行完。
由于时间片很短,在终端数量不多的情况下,每个终端都能很快重新获得cpu,使得每个终端都能及时响应。
等待周期 = 时间片 * 终端数量
# 特点
- 多路调制性:多用户联机使用同一台计算机
- 独占性:用户感觉独占计算机
- 交互性: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
UNIX是第一个实用化的分时系统。实现了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,实现了硬件的无关性,引进了“特殊文件”的概念,把外设看作文件,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。